- A+
▲ NOWRE TV 独家原创视频
时间不等人?对 Daniel Arsham 来说却只怕未来到得太晚。这位美国当代艺术家如今是艺术与时尚领域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凭借富有创意的艺术语言在雕塑、建筑、时尚、电影的世界中自由游走,亦运用天赋创造着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就好似不久前于巴黎发布的 DIOR 大秀上那座被侵蚀的挂钟、在狭长空间里满布着的淡粉色沙子,还有四个镶嵌着剔透水晶的石膏字母所拼出的 “DIOR”。这些物件儿上虽没刻上署名,却无处不透露着 Daniel Arsham 的印记。当模特们穿戴上似因时间流逝而自然皱裂的石灰色上衣与配饰走上 T 台的一刻,更是将 Arsham 的艺术风格带进了另一个维度。
(图片来源:DIOR)
Arsham 的职业轨迹很是曲折奇妙。十多年前,二十岁出头的他,从为传奇编舞家 Merce Cunningham 创作舞台设计开始,到为设计师 Hedi Slimane 任下的 Dior Homme 设计商店装置、成为迈阿密艺术空间 “The House” 的创始人、创作科幻电影《Future Relic》系列、与音乐人 Pharrell 合作,再到于纽约的 PS1、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雅典双年展、法国尼姆美术馆等最顶级的艺术空间开展,Daniel Arsham 一步步扩大着自己影响范围。
而真正让潮流爱好者关注到他的,却是从与 adidas 的 “联名三部曲” 开始。三双 New York 鞋款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轴,在去年发售的 adidas Futurecraft 4D 也成为了代表实验意味和艺术概念的经典联名之作。
在色彩缺憾下造就的独特美学
建筑是存于 Arsham 艺术之中的普遍主题。我们不仅经常在他的作品里看到被侵蚀的楼梯和融化的墙面这类建筑内部场景,他更在 2007 年就与合作伙伴 Alex Mustonen 一起创立了 Snarkitecture 建筑设计工作室。这位艺术家总想着让建筑变成 “不可能” 的样子,并持续混淆着我们对于空间的寻常认知。“我小时候曾试图对家乡的房子进行逆向工程设计,我总是在画一些建筑草图”。曾经的 Daniel Arsham 一度以为自己日后会成为一名建筑师。
同样从幼时起就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两件事,一是 Arsham 其实是天生色弱。缺少对于色彩的敏感对视觉艺术家来说本应是致命缺陷,但他却将色弱的缺陷利用单色创作转化为一种作品印象,从而为自己营造出标志性的艺术审美。
12 岁时的一场灾难,则改变了 Arsham 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当时一场飓风席卷他的家乡,目睹建筑物瞬间的分崩离析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迫使他思考 “无常”。一切都是短暂的,当一个有机体或想法到达其保质期时,终会分解并腐烂,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或许那时起 Arsham 眼中的事物就都已是在等待中的化石或者文物。
这样的思考在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的 “Future Relic (未来遗物)” 系列用石膏制作出相机、磁带、手机这些当代平凡物品,并故意渲染成侵蚀铸件,亦或露出剔透水晶、蓝色方解石和玫瑰石英,仿佛它们是在未来的考古遗址上刚被挖掘出来一样。
Daniel Arsham 的艺术概念颇具深意却又不难理解,以 “时间的瓦解” 为中心,带我们用未来之眼一观当代文明。未来、现在和过去在他的浪漫幻想中发生着诗意的碰撞。
“PERPETUAL PRESENT 现在在现” 艺术展
最新被 Daniel Arsham 提上日程的是他在中国上海昊美术馆所举办的艺术展览。NOWRE 受邀在布展阶段前往美术馆,见到了马不停蹄从发布 DIOR 大秀的巴黎赶来上海的艺术家 ,亦记录下了这个展览的精彩一瞬。
从未来土地挖掘出的留声机上架着哪张唱片?
卡片相机所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什么风景?
千年以前电视中播放着的又会是什么画面呢?
进入展览的那一刻起,时间便标记至 3019 年。而这些也许正是 1000 年后人们挖掘文物重塑历史原貌后所探究的问题。
曾经长毛绒的巨大卡通变得生锈破裂,出现钙化。另一边,层层垂直的墙面又好像被爆破了一样,墙面尽头的人形剪影仿佛要告诉你些什么事情。你可以近距离去到 “考古” 现场,依稀辨别出砂砾、石膏、火山灰、水晶这些矿物质。挖掘出的可能是老牌 Rolleiflex 相机、一台宝丽来、一件篮球背心、机器猫挂钟、旧的翻盖手机或者 Walkman 播放器。
(以上图片来源:昊美术馆)
墙面上系着大大的蝴蝶结、白色实验室里的 “工作人员” 在进行考古研究、 HOW Store 里的 RIMOWA 雕塑、水晶棒球帽,还有那双 adidas 的浅绿色鞋款,太多太多的东西等着你去探索发现。
PERPETUAL PRESENT 现在在现
Daniel Arsham X HOW ART MUSEUM
地点:上海市祖冲之路 2277 弄 1 号昊美术馆
时间:2019.6.29 至 2019.10.24
随后我见到的 Daniel Arsham 戴着副圆形眼镜,有着瘦小的身材和一丝 Geek 气质,不似刻板印象里带着浪漫基因的艺术家,倒更像个量子物理研究员。见不到艺术家通常带有的随性,通过交谈能轻易捕捉到的是他的严谨、自律和一丝不苟。
Arsham 常年在早晨六点钟起床,他在美国的工作室从上午 10 点开门,但通常他会早于所有人在 8 点半就到达那里。他说这样能让他多出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可以聚精会神地花上一两个小时画一幅画。在布展现场,一张照片、一片贴纸都被他严格地摆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不差分毫。
认真对待艺术这件事的 Daniel Arsham 缓缓走向白色实验室,与我们探讨了他所专注的艺术项目、虚构考古学的含义,还有他对艺术及时尚的看法。
Daniel Arsham
艺术家、建筑设计师
「我做这些艺术品的初衷…是因为我自己想拥有它们」
本次来沪办展对比你之前的艺术展有何特殊之处,你希望观众能从中汲取到什么?
除却之前在香港开展,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艺术展。我将此视为呈现多方面艺术作品的契机。所以置身于这些作品中时,它们就像是对我十五年艺术实践的总述。
规模上也比我以前所有展览都要大得多。展览之中有对之前作品的延续性创造。比如,我一直专注于 “虚构考古学” 相关的艺术品,像是相机、水晶制品等等。所以在这个艺术空间里,我重新构想了一个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Sites (考古发掘现场)”。人们会在那里探索,工作人员会不断调查研究这些出土物品。这是围绕艺术作品构建整个故事的一种方式。
(以上图片来源:昊美术馆)
你大部分艺术创作都围绕着 “虚构考古学” 的概念,能为我们解释下它该如何理解吗?
虚构考古学的概念是设想你穿越时空去到一千年、一万年以后,回看现在你生活之中物品的感觉就好似你在看一个明朝的花瓶。这种时间的 “瓦解” 是这个概念的中心。背后的一部分意图也是让受众有跳脱出 “此刻” 的感受。
这类艺术作品的呈现通常能广泛地被识别。比如一双 Air Jordan 的鞋或一个篮球,无论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欧洲人都能知道它是什么。这些物品被重塑,它们看起来是有点破碎的。此外也有物质上的转变。篮球不会用橡胶制成,而是用水晶或火山灰等材料。考虑到地质框架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变化,因此,未来人们对物体的理解亦会与今时不同。
人们总会为你作品中蕴含的想象力惊叹,你通常是怎样获得创作灵感的?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总是有很多灵感,多到甚至没办法在现实中一一实践。但现在的许多想法都可视为我以前作品的延续。起初,当我刚开始探索艺术时,放学后的我总在画画,画着我脑海中想象的未来世界的模样。随着工作的发展,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当年的那些想法了。
我认为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与日常生活无可分割。就比如我刚说到的 Air Jordan 和篮球,这些都是我们这代人所熟悉的东西。所以我才会通过将其转化为不同类型的概念和材料,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这种做法具有特殊的魔力,正印证了 “艺术源于生活” 这种理念吧。
你曾与很多不同品牌联名,比如 adidas 、KITH。这些合作对你的艺术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起初和 KITH 一起合作,是因为我和 Ronnie Fieg 是发小的缘由。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多年挚友。我们都对 Sneaker 非常热衷,嗯…当然他对 Sneaker 的世界要比我懂得更多啦。当 KITH 在纽约开设第一家店时,Ronnie 说需要有人来设计这个空间,我的建筑工作室 Snarkitecture 就为他做了设计,我们的合作就是这样开始的。
而与 adidas 联名则使我首次吸引到了一些平时不太关注艺术,也不一定会去逛画廊的观众。由于这一系列合作,让我与穿着街头品牌的人有了一个显著的交叉点。要知道,十年前这两个领域的重叠可是很少的。作为一名艺术家,我总是希望拥有新的观众,在我看来与 adidas 和其它很多品牌的合作都是我去接触新受众的方式。
你与老牌时装屋 DIOR 的合作在近日发布,能详细说说这次合作中你所扮演的角色吗?这个新系列与你的 “Future Relic” 又有何关联?
我一直有在关注 Kim Jones 的设计工作,他也是我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当他从 LOUIS VUITTON 离任并到 DIOR 担任设计总监后,他手中 DIOR 的每个系列都有与不同艺术家合作的项目。Kaws 是其合作的第一位艺术家,而我是第四位。我对物品的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就在巴黎花了大量时间研究 DIOR 的时装档案,调查了品牌最早期的设计灵感。我去思考 Christian Dior 本人、他与物品的关系,以及高级手工艺制品相关的一切。
所以,当与 Kim 开始思考这次合作时,我们决定把这个系列与设计师 Christian Dior 本人联系起来。我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 Christian Dior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台放在他桌子上的电话,一个在后台的时钟等等。我使用我所常用的材质重新制作了这些物品。与我之前的艺术概念类似,此次与 DIOR 的合作亦是 “以未来之眼,回顾过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与 Kim 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鞋子、帽子到服装,创造了许多使用各类材料的新方法。我也与 Ambush 的 Yoon 一起设计了所有的珠宝配饰。我对这些由 DIOR 高级手工艺制作出衣饰感到很兴奋。对我来说,他们就是我所设计的 “可穿戴艺术品”。
与设计师 Kim Jones 一起工作感觉如何呢?
在我看来,他显然是高级时装领域最举足轻重的人之一。但其实他最初却从潮流领域获得过不少养分。在十年前他就与 Umbro 一起做过联名这类事情了,我想他也是时尚界中第一批在不同领域间建立合作桥梁的人吧,而当他掌舵 LOUIS VUITTON 时,与 Supreme 的联名更是推进了高级服饰与街头品牌的合作关系。
其实这类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与我有着十多年交情的朋友们身上。从 Kim Jones 到 Virgil Abloh,我们都曾与时尚圈井水不犯河水,但现在我们却开始涉猎这个领域,从秀场的 “最后排” 坐到了 “最前排”。
你的展览衍生品和限量雕塑被粉丝追捧秒卖、一件难求,你怎样看待这样的的热潮呢?
我想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的。制作所有作品的初衷都是因为我想要它们,我自己想拥有它们(笑)。我希望这些东西存在于我的生活中。而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感受到存在的意义。至于衍生品和雕塑受到欢迎这件事让我觉得很激动,因为这代表着很大一部分观众对我的作品感兴趣,并且对其概念有所共鸣。
我觉得艺术应该以人为本。像在这样的展览中,我们创造了许多艺术体验设施。这让人们来参观艺术展时,即便不去额外买走什么东西,却亦能收获到艺术体验。
你怎样看待艺术家与潮流品牌联名的现象?
当我们回顾艺术史上那些著名的艺术家时,像 Keith Haring、Andy Warhol,会发现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各种合作。Keith 就是一位很多产的艺术家,制作过衬衫和运动鞋,他的艺术创作包含着各种类别的物品。所以我认为艺术家进行联名的运作本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我对这类联名未来的发展也很看好。
你认为过去十年间潮流趋势都有怎样的变化?与艺术间的关系又有了哪些发展?
“Streetwear” 这个词当下的含义已与当年不大相同了。在 90 年代末和千禧年初,Supreme 刚刚成立、KITH 甚至都不存在的时候,潮流对于我和我这一代的朋友们来说更像是与年轻人息息相关、包围在我们身边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 “Streetwear” 创造了一个拥有共同精神的青年领域。
打个比方,当我穿着一件 KITH 的衬衫在北京机场里面瞎溜达,恰巧看到了另一个也穿着 KITH 衬衫的人,我就可以向他轻微点个头、打个招呼。就好像代表着我们对这个宇宙有共同的理解吧,我挺喜欢这样的。
艺术也是如此的,它创造了一种以特定的思维方式去理解 “世物” 的领域,让有相似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我想这就是艺术与潮流所重叠的地方。
正如洛杉矶 Ohwow 画廊创始人 Al Moran 所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两个独立事物的想法已是过时概念,将两件事合并在一起有协同效应,Daniel 的艺术实践正反映了这一点”。Daniel Arsham 的艺术很是开放包容,他的追随者里有成名的音乐人、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有年轻的滑手和高中生,他知道如何通过 Instagram 展现自己的作品,也不排斥流行文化对自己的拥抱。
事实上,作为艺术家他一点都不 “曲高和寡”。当你站在他的作品前,不知所云或无法产生触动的情况从不会发生,因为即使不太懂他的理念,也能自然地感叹:这真的挺酷的。这或许正是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魅力所在吧。
这位不被传统定义的艺术家很喜欢探究历史,但他的作品却始终坚定地展望着未来。而活在当下的你和我或许都该到艺术馆里,听听他所讲述的:我们与时间的故事。
作者: Liz Gioro
摄影师: seekwhite
摄像师:ZOE、杨峥、KC
后期: ZOE
热门内容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最喜欢搞发型的 Paul Pogba,理发技术如何?
在 Nike On Air Studio 拍摄一镜到底 MV,是什么体验?
李宁刚在巴黎发布的 “运动时装”,上身效果如何?
Advertising:[email protected]
Marketing:[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