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 A+
所属分类:dw手表时尚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Speaker
Keep Fresh & Enjoy Life

图片:Daniel Arsham
编辑:阿泽

秀场里的远古遗迹


本季巴黎时装周,Dior第三个男装系列的展示现场格外特别。
整个秀场仿佛一片粉色沙漠,经过仿古处理的Dior标识,像是散落在这片沙漠中的远古遗迹。在整片如废墟但又透着淡淡粉色的秀场在沧桑破败中涌现出另类的未来感。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过去与未来、残缺与不朽的奇妙结合,正是美国新生代艺术家 Daniel Arsham 的拿手好戏。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全部破碎


一开始查资料时,把 Daniel Arsham 的名字塞进搜索框,立马出来一大堆展览通稿和作品图片。

那些作品大多破碎不堪,像被小孩砸在地上摔坏了一样,露出了里面凹凸不平的材质,好像碰一下都会掉渣渣。

这就是美国新生代艺术家 Daniel Arsham 的作品特点。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Daniel Arsham 的小熊

每个第一次看到 Daniel Arsham 作品的人,都会被他作品中的“残缺”“破碎”以及单一色彩所震撼。
但同时又会疑惑,为什么这个人的作品总是要做成一副“破破烂烂”的样子,虽然那些岔出来的东西是水晶。
这种奇异的审美取向,源自 Daniel Arsham 的童年经历。成长于美国迈阿密的 Daniel Arsham 是1992年安德鲁飓风的亲历者,当风暴过去,迎接躲进壁橱的 Arsham 的,是已不复存在的家。
窗户被撕得粉碎,墙壁断裂残缺,看着曾经觉得坚不可摧的水泥和石灰碎裂成渣,其中的内芯也因为失去水泥的保护裸露出来。
“坚硬”“强悍”这两个概念被彻底颠覆。那个景象让 Arsham 认为“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的,每件事物都可能被摧毁。”

因此在 Arsham 的艺术作品中,常常给人以被飓风摧毁的残骸感,满目疮痍、残垣断壁。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未来遗物”系列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欢迎来到未来”系列
这场灾难使他开始思考无常,并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存在永恒的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作为有机体,终究有被分解腐烂的一天,而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本质上我们都是等待中的化石或文物。
让现场正活着的人来看废墟中熟悉的徕卡相机、电吉他、电子琴、玩具小熊,变得像被火山灰掩埋后被风化的样子,实在是残忍呢。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同时 Arsham 也并不避讳给人们展示被定格的人。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让人总忍不住想起那座被火山灰覆盖的庞贝古城。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挖掘现场也是少不了的



全部黑白灰


也正因为看过建筑脆弱的一面, Arsham 会让建筑做些“建筑本不该做的事情”,比如变得柔软,弯曲、打结,让白墙不再是一面无情绪的背景。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年放弃学建筑的原因,毕竟总想拿建筑材料传达自我意识的建筑师,应该很难同时赋予它们功能性吧。
出自他手的墙面,可以成为被风吹动的薄纱也可以成为即将冲出墙面的恶灵。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对于 Arsham 来说,建筑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中一个原因是永恒:“在人类制造的产品中,建筑是最大、最持久且与文明密切关联的表现形式,这是唯一能够恒久的东西。”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颜色简单:“迷恋建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颜色很少,一切都只关于结构及对称。”
颜色很少,对于一个只能看到正常人眼中20%颜色的艺术家来说,是巨大的优点。在天生色盲的 Arsham 眼中,世界是浊浊的。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Daniel Arsham眼中世界模拟图
在他大一时上过一门叫做“色彩理论”的课,当时的教授在上课前问“现场有没有色盲的同学,如果是色盲的话可能没法通过这门课。”
后来他提起这件事依旧觉得有趣,但不知道考试成绩怎么样。
因此 Arsham 作品的早期关键词,除了破坏、解构、未来感就是黑白灰,毫无疑问的黑白灰。
但这个标签在2016年后,发生了变化。
那年,他的朋友给他发了一个链接,告诉他有个网站在卖可以让色盲正确分辨色彩的特殊眼镜,有媒体专门做了一集纪录片,用来记录 Arsham 第一次看见近似100%色彩的样子。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那天 Arsham 收到特殊眼睛后,仔细地拆开包装,拿出眼镜,并且和儿子 Casper 讨论着“这个眼镜长得好像墨镜啊,有点酷。” 然后细细将眼镜揣进口袋,和妻子儿子一起来到公园,因为那里可以看到真正的自然。
在由儿子帮他戴上眼镜后, Arsham 足足呆了三秒。他像第一次看到世界的孩子一样,痴迷的抬头看天,转头看树,低头看草,一次又一次。
并且喃喃的对妻子说:“这就是平常大家所看到的的样子吗。”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太阳是什么颜色?”“黄色”“是吗,但我一直觉得它是白色。”这是 Arsham 与自己的儿子 Casper 的对话。
当妻子问起感受如何时, Arsham 调皮地说“你看起来好奇怪,但你不是绿色的了。”
但当大家以为,这个擅长用黑白灰“摧毁”世界的艺术家从此就将创造五彩缤纷的残垣断壁时。
Arsham 却打电话给医生,表示自己不想佩戴眼镜了。
突然变得“正常”的世界,对于习惯了“浊”的 Arsham 来说,反而像被扔进了高饱和度色彩的游戏世界。
过多的色彩信息干扰了他。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这时 Arsham 才发现,“色弱”是上天赐给他的天赋,正因为色弱,他才会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艺术家。

也可以不全部


但最终 Arsham 也并没有扔掉这幅特殊眼镜,它变成了 Arsham 的调色盘(只有调颜色的时候使用)。
2016年后的 Arsham 的作品,第一次出现了彩色。
就像戴眼镜的第一天他回答儿子关于最喜欢的颜色时回答得那样。“最喜欢的颜色是綠、紫、藍、粉紅。”
这些颜色出现在了他的作品中,比如蓝色的猫。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紫色的球洞。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粉色的枯山水。
本来苍凉的作品突然充满童趣。好像残忍的时间从人类已绝迹的未来,大发慈悲地倒推了几个世纪。
既然已经接受了“色弱”这个被馈赠的天赋,又何必要抵触“调色盘”偶尔的点缀呢。
这也正是 Arsham 工作的主要内容理念:重塑人们早已期望过的事,如果仔细观察并对 Arsham 的过往作品有过了解,就会发现作品、对象、材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移。
Arsham 尤其喜欢在东方办展,因为在他看来,东方的哲学气质,会让人们不把事情想得过分简单。关于“无常”“时间”的命题也更容易产生思想共鸣。最近他也带着最经典的几个系列作品来到了上海。
“每次我的作品在亚洲展出,都会获得很大的反响。我认为,亚洲文化总体来说,都不会把东西想得过分简单,对减法和简约有着不一样的思考。我在香港的第一次展览,观众用东方的思维方式,给予了很多有意思的反响,对此我非常感激。”
所以,想去上海看展的朋友们,抓紧时间去吧,进入 Arsham 的“虚构考古”世界。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Daniel Arsham | 拒绝回到完美世界
我是开眼君
欢迎你和我一起看世界